《少年的你》- 我会保护你,于阴沟的肮脏黑暗,向星空的灿烂光明

  1. 那句【他们一直欺负我,你们为什么不做点什么?】,她已无人可问。

《少年的你》电影开始于高考倒计时60天,在这临近大考冲刺阶段,陈念的同学胡小蝶却突然跳楼自杀了。陈念跑下楼为胡小蝶最后的身影披上了自己的外套,给了她最后的体面,也同时唤醒了自己心中一直自主忽视的正义。只是这个正义举动的代价,是她成为了校园暴力的下一个目标。当陈念回到教室看到自己座位上的那摊红墨水时,她环视教室里那些故作埋头的同学们。一片沉默,正如当初胡小蝶经历校园暴力的那个画面。是啊,她也曾像那些同学们一样,明明看到了胡小蝶求助的眼神,却像深怕看久了自己也会受迫害般,无动于衷。而如今,当初那个眼神闪烁的陈念,同样看到了一教室曾经的自己时,才体会到,那时的胡小蝶,原来是如此无助。那句胡小蝶问过的,【他们一直欺负我,你们为什么不做点什么?】,她已无人可问。

但或许接下来令陈念真正感到绝望的,是比起同样坐在教室的同学们,那些本该作为保护者的大人们,都无法真正保护她于校园暴力。首先是陈念的班主任,明明已经看到了那摊红墨水,却是轻描淡写地把它仅仅定性为“恶作剧”。问陈念的那句【你妈还没回来呢?】,也是轻描淡写地暗示此事该由家长来管。而到了陈念的家长,她的单亲妈妈,自己倒是还像个没长大的孩子。看出了陈念的沮丧,却还选择无视,一脸随意地坦诚【我知道我这个妈不怎么样,你再咬咬牙,熬到大学毕业,算妈欠你的啊】。陈念只好一脸绝望地看着妈妈清晨独自离家,一如往常留她一人熬过一切。

陈念的背单薄瘦弱,在面对生活的责难时瑟瑟发抖,因为她清楚知道,她的背后,无人为她撑腰。遇到困难,要么面对,要么逃避。比起独自面对,一人逃避是她无师自通早已习惯的自我防护方式。那么“弱小”的陈念,没人保护她,却还是选择下意识保护了陌生的小北。当小北看着这个瘦小的女孩为自己报警时,这个从没被人问过伤口痛不痛的男孩,第一次在生活的阴沟里,看到了微弱却珍稀的光线

只是于陈念,保护别人或许出于本能,而对于被保护的希望,早被生活冲化。所以当小北问她【给一点钱的话,我可以保护你】时,陈念的眼中依然是生活反射过后的灰暗。这时的她还不知道,自己的背后,开始有了一个人。

2. 她要找到阳光,就算在那之前,必须要离阴影更近一点。

当陈念在学校被推下楼后,在学校医务室, 那个看似喜欢陈念的男同学和她说【再熬一个月,就可以去北京了】。和母亲一样,他们都选择性地无法保护陈念,只要求她自己熬过去。可这时,陈念问出了那句没有对母亲说的【那熬不过去了怎么办?】。男同学的回答让陈念的背又一次发抖了起来。他说,胡小蝶熬不过去是她太懦弱。陈念看着心中本就微弱的希望火苗又再暗淡了些,倔强地擦去刚刚落在脸庞的眼泪,陈念感到心中有什么碎了,又有什么发芽了。她决定了要自己保护自己。她不想看到自己的泪水,虽然她的心里满是泪水;就如学校的同学那么讨厌他人的懦弱,虽然他们同样懦弱。

作为校园暴力受害者,陈念因妈妈在成长路上的缺失而失去家人的保护。而校园暴力的施暴者,也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当魏莱两个跟班徐渺和罗婷的父母,因停学处分来到学校时,她们的背,同样在面对另一场暴力时熟悉得瑟瑟发抖。徐渺的妈妈跪着求班主任的画面,和徐渺对于魏莱言听计从的画面多么相似;罗婷爸爸在粗暴对待班主任被警告之后,习惯性看向更加弱小的罗婷并狠狠暴打她的画面,和她对同学暴力的画面多么相似。徐渺的妈妈跪下时,一定希望可以换来徐渺今后不必跪下的未来,可徐渺学会的,是对强权下跪低首的生活之道;罗婷学会的,是暴力更弱者的生活之道。父母对于子女的教育方式,无可避免地或多或少的影响着她们的人生道路。她们终将或欣慰或绝望地在自己的身上找到越来越多父母的影子,再见证这熟悉的影子,是如何出现在她们的子女人生画面中。

陈念在做的,却是努力摆脱她妈妈的影子,去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陈念的妈妈卖着三无面膜,欠债不还,不断钻着法律的空子,在阴影下躲躲藏藏过生活。而陈念不想一辈子活在阴影里,所以她要努力考好高考去北京。就像她的班主任对她说的这句,【路上总会有阴影,但抬头总能看见阳光】。她要找到阳光,就算在那之前,必须要离阴影更近一点。

陈念憧憬着考完高考,就能成为大人了,就能保护自己了。可是她身边的大人,又真的能保护谁吗?郑警官变得特别爱睡觉,因为不想看见人性丑陋的一面;陈念的母亲说当大人后,记性会变差 ,不想记得的,就能忘了。这样的大人,让她害怕成为他们,在学校她也找不到答案。陈念不知道,在她一次次流泪,又一次次忍住泪水时,她在生活的洪流中不自觉收获了无形的成长;而有些人,在看似大人的外表下,还不自觉停滞在成长的门槛外。

而当陈念主动问小北【你能不能保护我啊?】时,那大抵是因为,她终于意识到了,比起打着保护名义的“大人们”,看似危险的小北,让她第一次从心底觉得安心。那种安心,不是在高三师生的宣誓大会上的那种自我精神喊话。当所有高三学子大声呐喊着,【不负父母的期望,不负恩师的厚望,我将带着从容的微笑,去赢得势在必得的辉煌】,回望陈念的生活,没有【从容的微笑】,也没有【势在必得的辉煌】,有的,只有真实在尽力保护她的小北。

3. 我会保护你,于阴沟的肮脏黑暗,向星空的灿烂光明

我喜欢易烊千玺演的这个带着青涩缺点痞气的小混混,因为在他演绎下的这个还未成年的小北,还没真的认命,丢去对于美好的想望。他会没命般地打架斗殴,说着调戏陈念的话,但他不会真的对陈念怎么样。所以他会想知道什么是押题,也会在看到陈念书中写的【我们生活在阴沟里,但有人依然仰望星空】时,若有所思地看着陈念。陈念与他,是还未身染阴沟的干净。当他看着陈念一字一句认真说道【你太干净了,你不懂】时,他其实在说【我会保护你,于阴沟的肮脏黑暗,向星空的灿烂光明】。

最喜欢的一幕戏,是陈念和小北一起躺在床上聊心事。当小北说起小时候妈妈边哭边打他时,一滴泪缓缓从他满是乌青脸庞落下,那是因为没有人保护而受伤的泪水。陈念转头看着小北的泪,第一次透过他外在的伤口,看懂他内在更加揪心的伤痕。那一霎,陈念的泪也缓缓落下。他们都是第一个在乎彼此疼不疼的人,所以他们成为了彼此的保护者。小北保护陈念于身体暴力,不沾染阴沟;而陈念保护小北于心灵创伤,不成为阴沟。

因为保护彼此,所以小北看到陈念被魏莱等人欺负后,要不顾一起冲出去,陈念要拼命阻止他。他们如那盏在小北屋中摇晃的明灯,怀着那颗因千疮百孔而漂泊不定的心也要全力照亮对方。虽然摇晃却安心,这种安心,不是在审讯时被警察问【被拍了视频为什么不去报警?】,【不报警还能专心高考吗?】,是实实在在两颗心紧贴彼此的关心在意。

在被审讯时漏洞百出的表现,小北看到视频时不自觉攥起的拳头,陈念对于小北疼惜的目光,小北看着陈念落下的泪。这一切,如果发生在真的加害者和受害者之间,就太奇怪了。可对于两个相爱的人,这不过是他们无法可克制的本能。

最后,当小北看到陈念来自首的时候,两人的会心一笑。心疼、纠结,尽管有着种种的情绪,但他们都知道,他们都在保护着对方。只有一方的保护,像是一盏摇晃着却没有光的灯,有着太多的不确定性,没有人知道是否能照亮他们共同的未来。陈念老师押中了高考题,小北陈念,也一起赌赢了他们的未来,那个虽然摇晃不定,却也要全力照亮对方的未来。

延伸阅读:

英子:电影《阳光普照》- 我多么希望你拥有勇气砸破你的“水缸”​

英子:电影《寄生虫》- 三刷完也仅仅是美好的梦​

英子:你不必是82年生的金智英​

本人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等内容受《著作权》法的保护,凡未经权利人明确书面授权,转载上述内容,本人有权追究侵权行为。

《阳光普照》- 我多么希望你拥有勇气砸破你的“水缸”

《阳光普照》- 我多么希望你拥有勇气砸破你的“水缸”

阳光是很公平的吧,无私照耀大地,你不必付出什么,也能每日得到它的温暖。那么如果有天它不再公平,偏心一边呢?如果它选择直射一处,而留另一处在不能见光的另一处呢?在我的眼中,这部在2019年风光拿下5项金马大奖的《阳光普照》,就是给出了这样的假设。导演钟孟宏自己在访谈中曾说过,这部电影与他作为人父的经验相关。所以我更愿意在教育的角度来解读一下这部电影。

阳光代表父亲的爱,电影名好似最佳答案也像是警示,父亲的爱本该是普照于每一个孩子的,不论他们是如何的不同,而每个人,本来就是不同于彼此的个体。只是这名字在看完电影后却显得无比讽刺。电影中父亲阿文的爱从不曾普照他的大儿子阿豪和小儿子阿和。电影中阿文一开头就宣称自己只有一个明年要上医学院的儿子阿豪。那么另一个儿子阿和呢?阿文像是一个因偏心而倾斜的太阳,只愿让自己的爱照映在阿豪身上。而阿和独自被留在了另一半的阴冷阴影中,分不到半点来自父亲阿文的爱。对于阿文来说,为什么要有两个孩子呢?是想要扩大生育出“优秀”孩子的几率吗?如果不够“优秀”,就顺势催眠自己忘掉那个“令人失望”的“实验品”吗。这样的爱,不是阳光普照的,是阳光直射的。很多物品都会有说明【避免长期阳光直射】,阳光直射时的辐射强度导致气温升高,反而损坏物品。这个道理同样适用父亲的爱,也许在阿豪的身上也贴上【避免父爱长期阳光直射】的说明,阿文就会早点领悟,面对自己的两个儿子,应该更公平地用同样的温度去爱。

来自电影《阳光普照》海报

在电影中,父亲阿文的偏爱是如此明显,袒露到两个儿子无法是如此明确的了解,哪个自己是终日曝露在阳光下,而哪个自己是终日萎缩在阴影中。阿文不知道的是,自己不知觉中在同时惩罚着自己的两个儿子。成绩优异的大儿子阿豪自然受到的是阿文父爱的终日“直射”。

把握时间,掌握方向

这句驾校的口号,父亲把它当作人生的信条,成功的法则。只是如此假大空的话,父亲却把它当作水中浮木般供奉着。什么时间,什么方向?是只能优异的成绩,还是非上不可的医学院?每年父亲送给阿豪的驾校笔记本,阿豪一本都没有用过。比起不认同这句话,可能更多的是害怕吧。这句话是父亲无言的要求,那么的远大空洞。兴许他时时也在怀疑自己是否足够把握无形的时间,足够掌握无边的方向。第一年错过第一志愿的他选择了复读,是想要坚持掌握方向,那如果又没考上,是不是也错过了时间方向。父亲送给他的那些沉甸甸的笔记本,也如石头般压在了他的肩上,逼迫他在无尽的时间长河中去掌握无人指明的方向。

而小儿子阿和,分不到阿文父爱阳光,只好终日身处阴影中。阿文为什么不愿分一点父爱给阿和呢?因为阿和不是一个他想要的乖小孩,阿和不喜欢上学,成天打架惹事。可是阿和有没有想过,为何阿和会不喜欢上学,开始打架呢?当黑轮欺负阿和的时候,阿和选择了和菜头说一起去吓吓他,在他的世界里,没有必要和父亲诉说自己遇到的任何问题。没有人知道只信拳头的他,经历过什么,学到了什么。

这样极端的父爱,也可惜的把本该最亲密的两兄弟越推越远。身处阳光下的大儿子与隐身在阴影中的小儿子接近不到彼此,却在隐隐羡慕彼此。这样不健康的父爱,也混沌了兄弟之爱。而只有在父亲阿文真正失去大儿子阿豪之后,他才愿意把父爱照射给仅有的小儿子阿和。这是不幸中的万幸,是阳光下永远贴心的阿豪,给这个家留下的自己仅剩的一丝阳光。

阿豪为什么选择突然不告而别呢?阳光的他,从头至尾不留一丝破绽,如普照的阳光。自杀跳楼前,看着他慢条斯理地整理好衣服房间,从容地奔赴另一个世界。那个样子,更像是解脱。原来阿豪常讲的那个司马光砸缸的故事里,这个故事,其实来自己台湾作家袁哲生写的小说集《寂寞的游戏》。

一开始,几个古代的小朋友在庭院里玩迷藏,他们乐此不疲,不时地发出愉快的笑闹声。后来,轮到一个叫司马光的小男孩当鬼,很有风度地背转身去,用手臂遮住双眼,然后倚在一根石柱上。
他慢慢地数着:“一 — — 二 — — 三 — — ”他刻意数得很慢,好让他的同伴们可以有充分的时间躲藏起来。直到完全听不见任何声响的时候,他才慢慢地放下手臂,转过身来,面对一个完全不同的景象:庭院里原先的人全都不见了,嘈杂声也都沉寂了,连树叶也是静止的;他开始向四周觅去,热切地想要一一找出他的同伴们。
他是一个敏感又坚强的小孩,很快地,他一一发现了他的同伴们,并且把他们逮出来。当所有的人都重新聚集在一起,并且鼓噪着要再继续游戏时,司马光却坚持说还有一个同伴尚未出现,还没被他找到。他的同伴面面相觑,不知所云。
他们又重新清点了一次 — — 一个也不少;可是司马光不以为然,他一定要把那位失踪的同伴找出来之后,才肯继续玩捉迷藏游戏。渐渐地,所有的人都被他坚定的态度说服了!于是他们尾随在司马光之后开始搜寻了起来。
下一个画面来到一个大水缸前面。
这是一个很大很厚的水缸,那是一种古时候放在庭院里接雨水,以备消防急难之需的贮水槽。它的高度超过一个小孩子,所以他们一行人从水缸外面根本看不见任何东西。
有人提议爬到树上去看看里面有什么东西,也有人热心地要去找梯子来;这时,众目睽睽之下,司马光很勇敢地拾起地上的一块大石头,把它高高举起,使劲地往水缸中心最脆弱的地方砸去……
水柱从破裂的缺口泉涌而出,泼洒到地上,才一瞬间,他们清楚地看见水缸里的确是有一个人,他撑起双手在水缸内旋绕了几圈,然后顺着水流被冲到湿答答的地面上,面朝下,身上沾满了黄色的污泥。
看到眼前这个身上没穿半件衣服、光着屁股发抖的小男孩,大伙儿开始忍不住惊呼大笑起来,连司马光也洋洋得意地笑了;不过,他的笑声只维持了一下子。
藏在水缸里的小男孩狼狈地从地上站起来,当他把脸上的污泥抹掉时,所有的笑声都戛然而止。赤裸的小男孩面无表情地看着前方,露出一双空洞的眼球,他长得和司马光一模一样。所有的人好像看见鬼魂一样开始四下逃散,只剩下司马光一个人怔在原地,不知该如何面对自己……

在这个故事里,最后一个司马光坚持没有被找到的小朋友,原来就是阿豪内心里那个躲在阴影中的自己。这个故事诡异的地方在于,司马光清楚感觉到自己对于阴影的渴求,却不知道该如何与阴影相处,或是更确切的说,不知道如何和负面与脆弱相处。那个赤裸的、肮脏的、狼狈的自己,原来也是自己的一部分。别人可以全部逃离这样的自己,而只有司马光自己无法逃离。这也是司马光,是司马光不熟悉的阳光的对立面。电影中阿豪从来没有提起他说这个故事的用意,而袁哲生的这篇文章的最后一句其实就藏着答案,藏着阿豪渴望被别人发现的答案:

这就是我一直埋藏在心中的故事,和时常出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几个简单画面 — — 一个脆弱的故事。

这篇出自袁哲生小说集《寂寞的游戏》的故事,其实叫做《脆弱的故事》。那个藏在水缸里的司马光,就是司马光脆弱的一面,也是阿豪的脆弱。只是阿豪习惯了阳光直射的压力,便也不懂得如何展现阴影。反复对郭晓贞说起这个故事,阿豪有多希望她能找到他的答案啊。只是最后,没有人找出他的答案;没有人找得到这个装满脆弱的水缸;也没有人愿意勇敢砸开水缸救出他的脆弱。阿豪无法亲口说出这个答案,这个没有人愿意承认的存在,他只好自己心疼自己。在这个压抑的家中,他多怕砸开这个脆弱的自己,会失去父亲阿文所要的掌握方向信条。那么,他就只好把所有勇气,用来砸开这个表面阳光的自己,一跃身,跳入水缸中,与阴影中的自己融为一体。这个结局,像极了写下这个故事的袁哲生本人。在2004年他用童军绳自缢身亡。【他在遺書中表示,他罹患精神官能症,身體因焦慮而顫抖不已,無法工作,也無法再面對往後的人生。】。而在同年年初,他刚【升任為《FHM男人幫》國際中文版總編輯,並獲得中國文藝協會頒發小說類五四文藝獎章】。

这个世界最公平的是太阳,不论纬度高低每个地方一整年中白天与黑暗的时间都各占一半。前几天我们去了动物园,那天太阳很大,晒得所有动物都受不了,它们都设法找一个阴影躲起来。我有一种说不清楚模糊的感觉,我也好希望跟这些动物一样,有一些阴影可以躲起来,但是我环顾四周,不只是这些动物有阴影可以躲,包括你、我弟、甚至是司马光都可以找到一个有阴影的角落,可是我没有。我没有水缸,没有暗处,只有阳光。二十四小时从不间断,明亮温暖,阳光普照。

这条阿豪最后留下的简讯,隐藏着他说不出口的脆弱,也许也是袁哲生的脆弱,或也是许多人的。看着《阳光普照》的阿豪,突然的不告而别,像是一个朋友。她是如此的阳光,总是那么的乐观,时刻散发着正能量,吸收着别人的负能量。表面上看,如阿豪,她好像看起来不必拥有太多不快乐的原因。热爱的工作,真心的伴侣。只是阿豪也拥有他的“阳光”,袁哲生也拥有他的“阳光”,这些他人眼中的“阳光”。但她还是突然的在某一天选择离开这一切“阳光”,砸破我们眼中的“阳光”。包括她的伴侣,每一个人都是如此错愕,不断地回想,某些我们不曾了解的被需要的阴影。她留下的那条最后的简讯,也许也藏着答案吧。只是如阿豪的体贴般,更多的却是她的叮嘱。她总是如此认真对人,认真对待写的东西,给予建议鼓励。她做什么是都是如此认真地燃烧自己的热情,赋予所有她拂过的弦律以生命。只是遗憾的是,没有人找到过她的水缸,没有人能砸破她的水缸,救出她。

如果说《阳光普照》带给我们最大的启发,我想如电影的名字一般。【阳光普照】,克制适当的温度,允许适当的阴影。我们也都该给彼此贴上【避免长期阳光直射】的说明,尤其是自己,应学会和阴影共存。如果你找不到自己的阴影,我希望你拥有勇气砸破你的“水缸”,或是有人可以为你找到它、砸开它。

延伸阅读:

英子:卢广仲《刻在我心底的名字》- 心甘情愿目送你翱翔在没有我的天空​

英子:陈奕迅《是但求其爱》- 相爱,是用日常去抵无常​

英子:《寄生虫》- 三刷完也仅仅是美好的梦

参考来源:

维基百科 | 袁哲生

本人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等内容受《著作权》法的保护,凡未经权利人明确书面授权,转载上述内容,本人有权追究侵权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