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LÜCY如何以首张专辑,惊艳打开独属于《LÜCY》缤纷的个人世界

如果你还没有听过新人LÜCY的音乐,那就千万不要错过她的这首张个人同名专辑《LÜCY》。听完你会了解,她绝对是今年最有潜力的新人之一。她强大的作曲能力,旋律抓耳动听但不俗套,在她带有颗粒感的质感音色演绎下,凸显的是满满灵动的才气,这一次在她与制作人海大富的合作下,交出了这张惊艳的新人之作。聆听这张专辑犹如打开了独属于LÜCY缤纷的个人世界,在她的自由舞动下,你将全方位了解她的独特音乐魅力。

LÜCY的创作一大亮点是其中展露着的鲜活生命力,她时而像是仙人掌般唱着自己在逆境中依然永不放弃的精神,时而像是【電綫杆上的鳥】翩翩起舞好不自在。通过她无比动人的词曲,尤其是悦耳而亮眼的旋律,可以看到她闪闪发光的才气,让人听过一遍就从此上了瘾。如此出色的首张专辑,让人更加期待未来她的更多精彩音乐作品。

静谧的钢琴在生活化的环境音包围下缓缓前进,承载着生活的温度,专辑《LÜCY》由《2021》开始了这趟遥远的旅程。丰富极具层次感的编曲配以带着电影般的画面感,这首精彩的专辑Intro于是打开了独属于LÜCY缤纷的世界。专辑接着以《CACTUS》开始了由LÜCY引领的自由舞蹈,而听众也将在她的舞蹈下听见她的故事。这首《CACTUS》是LÜCY的出道曲,而之所以叫作仙人掌,也是她想要唱出自己在逆境中依然永不放弃的精神。《電綫杆上的鳥》动感而灵动,chill中带着满满活力。这首歌是写给LÜCY房间外时常出没的小鸟们,由这样微小的事物发展出如此生动的一首歌,可以看到LÜCY惊人的创作力以及活跃的想象力。抓耳流畅的旋律在丰富多层次的编曲下仿佛化身为活泼的鸟群们,随着LÜCY独特的声线翩翩起舞好不自在。专辑氛围随即转而浪漫,而这首《EYE(S)》正是一首关于灵魂伴侣的歌。LÜCY的词曲都写得极动人,鲜活展现了她闪闪发光的才气,在她带着颗粒感的音色演绎下,让人听来如痴如醉。《Rollin》唱满了午后专属两人的粉红色幸福,在极简的木吉他编曲下,聆听LÜCY唱着那些只与幸福有关的画面,听感上是极其舒服的。在重节拍的《Trick or trip?》后,《Poetess》像是日记般记满了LÜCY生命中的思考与自省,像是一个女诗人般,随性而好奇。在外打拼的人还是总会想念家的温暖,作为有一半台湾原住民血统的LÜCY,特意用家乡的赛夏族语为歌名《isahini》献给养育她的起点。专辑的最后一首歌很特别的落在了一首未完成的demo上,这首歌曲也让专辑更全面地展示了LÜCY的不同面向,看到了她突飞的创作成长,让人无比期待未来她更多的精彩创作。

接下来,就一起听LÜCY如何以她的首张创作专辑,惊艳打开独属于《LÜCY》缤纷的个人世界:

圖片来自LÜCY《LÜCY》封面照

第一首《2021》

静谧的钢琴在生活化的环境音包围下缓缓前进,承载着生活的温度,【LÜCY】由这首《2021》开始了遥远的旅程。LÜCY独特的声音一出现,犹如温柔探索着这个世界的目光,背后是过去生活的所有片段。歌曲接着在加速的节奏中迎来高潮,像是终于打破黑夜的闪烁之星,乘着所有希望与胆量,飞向这个未知也无穷的星球。丰富极具层次感的编曲配以带着电影般的画面感,这首精彩的专辑Intro于是打开了独属于LÜCY缤纷的世界。

Looking for my place
Moving on my maps
I’m on my way, compass will find me

第二首《CACTUS》

专辑接着以这首《CACTUS》开始了由LÜCY引领的自由舞蹈,而听众也将在她的舞到下听见她的故事。这首《CACTUS》是LÜCY的出道曲,而之所以叫作仙人掌,也是她想要唱出自己在逆境中依然永不放弃的精神。在抓耳滑顺的副歌旋律中,LÜCY展现着她像是仙人掌般活跃旺盛的生命力,她唱着想要的梦想,也唱着热爱的自己。

當一顆仙人掌
想要靜止在馬路上
當一顆仙人掌
慢慢習慣身上的傷

第三首《電綫杆上的鳥》

这首《電綫杆上的鳥》动感而灵动,chill中带着满满活力。这首歌是写给LÜCY房间外时常出没的小鸟们,由这样微小的事物发展出如此生动的一首歌,可以看到LÜCY惊人的创作力以及活跃的想象力。抓耳流畅的旋律在丰富多层次的编曲下仿佛化身为活泼的鸟群们,随着LÜCY独特的声线翩翩起舞好不自在。

養了一隻電線桿上的鳥 wu wu
希望他只對我一個人叫 wu wu
剩下的 待在那就好
其他內心聲音 才不會太吵

第四首《EYE(S)》

专辑氛围随即转而浪漫,而这首《EYE(S)》正是一首关于灵魂伴侣的歌。整首歌的气质温柔而美好,就如同那个唯一与你匹配的灵魂。在星海般的合成器音色下,铺成开来的是一段两个灵魂被彼此吸引的唯美故事。LÜCY的词曲都写得极动人,鲜活展现了她闪闪发光的才气,在她带着颗粒感的音色演绎下,让人听来如痴如醉。

Found myself inside your world
making love with each other’s eyes
wanna sink you deeper
wanna capture your soul

第五首《Rollin》

《Rollin》唱满了午后专属两人的粉红色幸福,在极简的木吉他编曲下,聆听LÜCY唱着那些只与幸福有关的画面,听感上是极其舒服的。

Good afternoon
My baby pretty things are short
There’s nothing longer than my love
I wanna roll one just for you
A very thick one just for you

第六首《Trick or trip?》

专辑接着进入这首重节拍的《Trick or trip?》。相信这是一首接近LÜCY人生观的歌曲,【Trick or trip?】,人生就是通往无限未知的路程,停止不前没有意思,只有不断探索新的未知,才能打开永恒的锁匙。

Cuz live a life
Is just a one road trip
And I become you
Trick or trip?

第七首《Poetess》

这首歌像是日记般记满了LÜCY生命中的思考与自省,像是一个女诗人般,随性而好奇,只不过LÜCY是用她的旋律与词作构建出她眼中的世界模样。可惜的是这首歌相比专辑其他歌曲旋律性稍弱。

When our eyes can see the world that faster than the light
Will you be you? And I be me the same?
Take a flight, the human sight is more than black and white
When the time goes by and life’s such a game

第八首《isahini》

在外打拼的人还是总会想念家的温暖,作为有一半台湾原住民血统的LÜCY,特意用家乡的赛夏族语为歌名献给养育她的起点。歌曲里贯彻着的LÜCY妹妹童趣的声音和LÜCY声音结合,给与了歌曲一股特别的现在与过去的对比感,让人重温过去美好的同时学会珍惜当下,这也呼应了歌名【isahini】即为当下的意思。在清澈的吉他弦音和活跃的节奏下,歌曲把听众带回心中那个纯粹温暖的地方。

第九首《Heaven.zip》

这也是一首回到初心的歌曲,有时候时间跑得太快,而我们需要慢下来听听自己的心。但整体感觉这首歌的歌词没有表达得很明确,其中有几处歌词如【这一瞬间,你有没有卖】感觉上是为押韵而写,整体不是很流畅。

你等我回来
等著世界,不需要再比赛
HEY 别藏起来
那一瞬间,就成了永远
Hey 行李该准备多少才好
Yo 也许今晚我们就离开

第十首《Somewhere (Demo)》

专辑的最后一首歌很特别的落在了一首未完成的demo上,甚至开头听得出还唱错重唱了一句。这样大放展现不完整也不成熟的自己的模样,勇气可嘉。虽然说个人认为专辑的结尾曲可以有更好的安排,但这首歌曲也让专辑更全面地展示了LÜCY的不同面向,看到了她突飞的创作成长,让人无比期待未来她更多的精彩创作。

My world was changed by you
I don’t know when can it be fixed
My heart still going on
All I wanna hear is I miss u

个人推荐:

第一首《2021》、第二首《CACTUS》、第三首《電綫杆上的鳥》、第四首《EYE(S)》、第八首《isahini》


本人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等内容受《著作权》法的保护,凡未经权利人明确书面授权,转载上述内容,本人有权追究侵权行为。

值得聆听的2022上半年十大华语歌曲

先要说的是,这是一篇纯粹推荐依我个人今年听过的华语偏流行歌曲佳作,如你没有看到你欣赏的那些歌曲,欢迎在评论区补充分享,我很乐意以这种方式聆听到更多今年错过的佳作;而如果你欣赏的都在,那真是美妙的同步缘分。

下面话不多说,根据歌曲今年发行时间顺序开始分享:

1. 胡家誠《朗冬》(2022-01-18)

图片来自胡家誠《朗冬》封面照

优美的旋律线条配以唯美的编曲氛围,这首歌曲非常巧妙地把爱而不得的复杂情感,在胡家誠温柔的声线里简化为一道柔软却带着冷涩暖意的极美画面。如在冬季里顽强也要盛开的春风,这首《朗冬》就是这么一首冷热兼并带着一些矛盾的歌曲,用最温柔的口气诉说其实爱而不得的无奈苦涩。随着歌曲清亮的钢琴开场,一片冬日的冷涩慢慢扩散。而胡家誠的声音很妙的向歌曲的氛围投递了一丝暖意,正如歌词所写,【時間遙遠了距離 卻不帶走回憶 相遇那天 你的表情】。爱的温暖之处,来自它永恒的回忆温度,就算这回忆已成似水流年,而这也是它的残忍之处。所以无论春风如何努力挣扎,最后还是要隐于冬日,就像歌曲的最后一句唱的,【時間流去而心底永遠只是那場冬】。

2. 翁靖堯Yao《Face it》(2022-01-18)

图片来自翁靖堯yao《Face it》封面照

翁靖堯个性有质感的声音把这首《Face it》自由的旋律曲线演绎得神秘而又迷人,而想不到的是这只是她个人首张正式发行的音乐作品,是今年绝不容错过的潜力新人。开头寂寥的电钢琴弹奏为歌曲定下了孤寂的氛围,翁靖堯的声音空灵而独特,犹如晚霞般把悲伤铺成开来,散发着迷人而独具质感的气息。翁靖堯的咬字也很有个人辨识度,词曲的咬合度非常紧密,如【Just the moonlight with no sunshine 】、【always struggled with words coming out of my mouth】都唱及写得非常好。在重拍的歌曲节奏下,翁靖堯把歌曲中那种纠结且不甘心的爱情心态演绎得丝丝入扣,非常精彩。

3. LÜCY《電綫杆上的鳥》(2022-02-25)

图片来自LÜCY《电线杆上的鸟》封面照

创作新人LÜCY这首由她作词曲的《电线杆上的鸟》动感而灵动,chill中带着满满活力,相信也一定可以让你听上瘾。这首歌是写给LÜCY房间外时常出没的小鸟们,由这样微小的事物发展出如此生动的一首歌,可以看到LÜCY惊人的创作力以及活跃的想象力。抓耳流畅的旋律在丰富多层次的编曲下仿佛化身为活泼的鸟群们,随着LÜCY独特的声线翩翩起舞好不自在。

4. JADE《2°》(2022-02-25)

图片来自JADE《Snow White》封面照

编曲借由冷硬的吉他与温暖的钢琴精彩打造出了这首外冷内热的《2°》,JADE主唱嘟嘟也同样精彩用内化的方式演绎出了鼓手 AJ笔下外放渴望的心情,是一首精简却动人的歌曲。听到前奏保有扫弦触感的声音,就会明白这是一首展现赤裸真实的歌曲。这也是个人认为很能体现JADE专辑《Snow White》概念的歌曲,【Snow White】是透过坚硬的表层看清透明也脆弱的真心。真实不如外在那么完美,就如扫弦的自然触感,主唱嘟嘟把这样复杂的情感用歌声表现得淋漓尽致,用假音反复唱的这句【I’d show you my heart】隐忍而渴望被发现,把整首歌曲升华到了非常精彩的人歌合一状态。这首歌的旋律也非常亮眼,非常值得细细聆听。

完整专辑乐评链接如下:

聆听JADE如何由《Snow White》从外到内,藏着一段最赤裸而真实的童年倾述

5. 知更《太陽雨》(2022-02-28)

图片来自知更《太陽雨》封面照

知更的这首《太陽雨》以狂放的摇滚节拍铺成而开,随着【太陽雨】晴朗而至,在他淋漓尽致的演绎下,是一首非常耐听且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歌曲开头便把听众放入浓烈的电吉他音墙中,点明歌曲鲜明的摇滚基因。而不变的,依旧是知更歌曲漂亮的旋律,在知更近似嘶吼的演绎下,把【太陽雨】予人充满希望的力量痛快释放。作为戏剧《我和我的鋼四壁》的主题曲,以其活跃的歌曲生命力挥洒着人生中的正面力量,是一首非常精彩的歌曲。

6. 鄭宜農《新世紀的女兒》feat. Chunho(2022-03-04)

图片来自鄭宜農《新世紀的女兒》MV

这首来自鄭宜農新专辑《水逆》的《新世紀的女兒》是一首握有坚定力量勇于表达女性自身价值的歌曲,在未来感的电子音效下,鄭宜農以新时代女性之姿温柔且勇敢地唱出绝不妥协的自我态度,是一首不可错过的惊艳之作。有时身处不同身份,例如伴侣,母亲等等,我们或许会无意或有意的把真实的自我藏在这些身份之后,久而久之我们便习惯于如此不够善待自己的方式来度过每一天不是自己的日子。而郑宜农就是要借着这首表现形式强烈的歌曲,来鼓舞我们面对及拥抱真实的自我,这首歌也是于专辑核心【沟通】及其重要的一首歌,因为沟通的第一课便是要了解自我及与自我和解。在歌曲现代化的电子音效下,郑宜农轻声唱着【Fly, darlin fly】,以温柔的口吻唱着笃定的态度,虽然【一切攏無簡單】,但只要你【捀著妳的選擇】,你就能学会一步一步为自己而发声

完整专辑乐评链接如下:

听郑宜农如何用专辑《水逆》打破语言隔阂,坦诚真实唱出沟通的美妙与困境

7. 祁紫檀《Dear Friend》(2022-03-28)

图片来自祁紫檀《Dear Friend》封面照

如果把世界的绚丽都收进一首歌,或许就是这首祁紫檀《Dear Friend》的样子吧,在一片如同星空的音效下,祁紫檀魅丽的嗓音慢慢在耳畔晕染开来,组合起来就是最美的夜色。而祁紫檀用歌词为这夜色下的注解也太美,【世界的綺麗在我們眼前綻開 可能性是無限】、【這世界啊 連美麗都複雜】,这样绚丽的词句让追逐的过程都显得动人起来。间奏中响起的电吉他独奏波动的弦乐浪漫而唯美,更加深了这世界绚烂的痕迹。祁紫檀的词曲都写得极好,娓娓道来而动人,串联在鲁纲宇幻炫的编曲下,由她的歌声开启这段关于追逐的对话。

8. 熊仔《能火》(2022-05-06)

图片来自熊仔《能火》MV

在熊仔精彩的专辑《PRO》中引爆最高潮能量的是来自这首《能火》,在经历低潮后重获的自信才最珍贵,通过熊仔坦诚丰富的说唱flow,你很难不被打动。一定要推荐的,是跟随专辑的排序完整听到这首歌,因为迎着专辑前一首罗大佑的Skit中绝不放弃创作音乐的信念,你会更被这首歌中熊仔对于音乐诚恳的执着所深深感动。重新找回自信的熊仔,可以坦然面对歌曲开头所调侃他的歌声不能算是很好听的,其实看清自己的定位本来就是一件艰巨的事情,而换个角度想,不需要唱将型的嗓音就能吸引那么多听众不就是另一种实力。如同歌中所写【这不是那种给你好好听的 这是那种给我好好听著】,这样自信的熊仔便已经超越了自己。强大的词藻及多变的flow,熊仔独特的个人特色是他会被那么多人喜爱的理由,而这种喜爱如他自己所写,不是【崇拜】,而是【尊敬】。整首歌里最亮眼的一句,相信很多人也会认同,来自这句【不是那种变主流的 我是来改变主流的】,我们需要熊仔,如同熊仔需要音乐一般,来让主流变得更好。

完整专辑乐评链接如下:

【这不是那种给你好好听的】,这是熊仔作为一个《PRO》的自传式独白

9. 沈安《1995 案發的地點》(2022-05-12)

图片来自沈安《1995 案發的地點》封面照

这首沈安的《1995 案發的地點》很特别地以一个侦探的角度来破解爱情中的种种无奈,其流畅独特的旋律线条与带着浓重悬疑感的编曲风格巧妙结合,给与听众一场极具画面感的心碎破解之旅。相爱的结束有时就像它的开始那样无迹可寻,而这首歌曲》以一个侦探的角度,踏着脚步试图从案发地点破解一桩爱情案情。歌曲以带着浓雾感的合成器效果为底,搭配来自葉穎的合声,为歌曲营造了浓浓的悬疑感。沈安磁性的嗓音缓缓为这桩案情揭开帷幕,从1995年的那天开始了对于嫌犯【他】的这趟破案之旅。沈安这次和诗人陳昭淵合作,以精简的歌词捕捉到了案情的各个细节,以他【鞋子上的血】找到翻案的线索,【直到某天 她離開他 再也沒出現 我皺眉頭發現 他鞋子上的血】;而这一句【其實早就 愛上別人 是他沒發現 但她沒有察覺 這也是她終點】定位到了他的动机。渐渐拨开案情云雾后,歌曲的节奏变得更加明朗起来,贝斯的弹奏对于整体偏低频的歌曲是血腥案件背后闪烁着的无奈动机,因为太爱,所以失去理智。在沈安自己创作的听感流畅且抓耳的旋律中,案件被侦探成功破解,【他】却还是不懂爱情是怎么开始又结束,就像她也不懂【她愛他哪一點】。这首以如此特别且少见的角度来看待爱情的歌曲制作用心,推荐聆听。

完整专辑乐评链接如下:

聆听沈安如何以独特多样的写歌角度带你游荡于这一种《白日夢的悲哀》

10. 徐佳瑩《凖明星》(2022-06-03)

图片来自徐佳莹《给》封面照

这是一首让人眼前一亮的动感舞曲,徐佳瑩的歌唱演绎在歌曲明亮复古的编曲氛围中显得随性而自如,配以词曲紧密的流畅性,在听感上悦耳而惊艳。带着一股浓浓70年代复古的氛围,是她对于所有过去养分致敬的最佳起点。歌曲结合House及City Pop曲风,取材自木村拓哉发蜡广告歌曲《Can’t Give You Anything (But My Love)》,徐佳莹收放自如的演绎让这首复古作品融入了极具她个人的特色。而这一次与陈君豪及葛大为以创作营创作的形式,也凸显了作品的词曲编曲紧密结合,旋律与韵律自由的合拍。歌词上也带着些呼应致敬过往流行歌曲的小巧思,例如呼应到Twins《下一站天后》的【我 何必到下站才作天后】。歌曲中尤其以pre-chorus的旋律出彩,让人惊艳于这首炫彩的专辑开场歌曲。

完整专辑乐评链接如下:

聆听徐佳莹新专辑《给》,一同走入她音乐路背后的每一声精彩


本人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等内容受《著作权》法的保护,凡未经权利人明确书面授权,转载上述内容,本人有权追究侵权行为。

值得聆听的2022上半年五大华语专辑

先要说的是,这是一篇纯粹推荐依我个人今年听过的华语偏流行专辑佳作,如你没有看到你欣赏的那些专辑,欢迎在评论区补充分享,我很乐意以这种方式聆听到更多今年错过的佳作;而如果你欣赏的都在,那真是美妙的同步缘分。

下面话不多说,根据专辑发行时间顺序开始分享:

1.泳兒《Dark light of the soul》(2022-01-24)

图片来自泳儿《Dark light of the soul》封面照

作为这个名单中唯一的粤语作品,它以其出色的全概念及精彩的人歌合一魅力脱颖而出非常值得聆听。不论你是否常听港乐,这都是一张值得好好聆听的惊艳之作。历时三年,由知名词人周耀辉企划完成,动听而震撼。从这张专辑,一件不得不赞叹的,便是周耀辉企划概念的绝对出色能力。他的词作不用多说必出精品,可他对于专辑概念的企划能力也是非常厉害。不仅歌曲精彩,这张专辑更是做到人歌合一,把泳儿声音中隐忍却坚实的部分发挥得淋漓精致,也是这张专辑的巨大魅力所在

专辑由十一首歌,三部曲概念,从【花】到【沟渠】到【海洋】,唱尽在乱世绝境中夺命一搏,奋力敲击着心中沉睡的渴望。最终就算身处北极,心却温暖,因为了解自己,所以期待开出心中最美只属于自己的奇迹之花。从《荆棘海 (三生石版)》中率先开出由鲜血祭献而生的【荆棘海】,泳儿的声音柔和中带着不再容忍的锋利,如同歌中将领引领歌曲开拓出这道心中的【荆棘海】。接着在卑微入尘的《明日花》后,《野木兰》再次点燃了让人为之沸腾的听感神经,周耀辉的词作其实犹如那把大鼓,全力地一次次敲击着自己内心沉睡的野兽何时觉醒,一字一句道尽歌者【很想改变 但无办法】的心境。在《花心》中虽跳跃于每处迷人的花丛中不可自拔,在《沟渠畅泳》学得沾着泥灰也能灿笑,是一首在最阴暗的角落也握有希望的【畅泳】之作。在专辑的后半段,在《花心》中迷失了的自己,在《所有遗失的东西》里被悼念并郑重抛开。紧接着温柔的气息被《孤毒》中冷感的电子乐取代,歌唱的是身处【沟渠】不免会感到的【孤毒】。专辑的后半段有趣地放入了与第二首《荆棘海(三生石版)》相同歌名的这首歌,比起三生石版的沉重阴冷,这首歌开场就由跳跃的钢琴伴奏营造了守得光明的豁然感。泳儿的演唱也配合歌曲的转换,加入了层层厚实的向阳温度。到了专辑尾声,这首外冷内热的《叶落冰川》很好的把专辑概念整体揉合在了一起。【我起身 站于北极】,可虽身处北极,心却温暖,【在冻的不怕冻】。当有一天,你能够笑看那些【所有遗失的东西】,那是因为你终于了解了自己,你愿意接受失去,也更期待那属于你的【叶落冰川】奇迹。

完整专辑乐评链接如下:

聆听泳儿以专辑《Dark light of the soul》,引领内心走出脱胎换骨下令人震撼的绝命归路

2. 鄭宜農《水逆》(2022-03-04)

图片来自郑宜农《水逆》封面照

前有泳儿的粤语作品《Dark light of the soul》,后有这个名单中的唯一台语作品,来自鄭宜農的台语专辑《水逆》。对于不熟悉台语的听众,比如笔者,鄭宜農就是要用这么一张带着魔力的专辑来亲自用音乐打破语言隔阂,用坦诚真实的声音唱出沟通的美妙与困境。而有趣的是,这也是她个人第一张全台语专辑,携同制作人Chunho和配唱制作人ciacia何欣穗,一共经历了为期两年的制作过程。在沟通的层面上融入语言的多面向,这是于不少听众甚至于郑宜农本人的一个有趣挑战,因为郑宜农本人其实一开始也不是那么的熟悉台语,但这张专辑本着沟通为核心,就是有着这种魔力,能够一一打破语言隔阂,提炼出美好的沟通连接。

听完整张专辑,听到的是满满对于沟通的探索及本能渴望,在歌唱沟通的不同面向间,相信郑宜农想要传递的,是希望听众珍视当下能够运用不同语言沟通的可贵及幸福之处,不论是与彼此的,与世界的,还是与自己的沟通,在语言与语言碰撞的过程中,本质上都是对于人与人之间连接的需要与渴望。对于专辑这一沟通主题尤其点题的,是为专辑开场的这首《人如何學會語言》。这首歌以吳明益的《苦雨之地》中的短篇《人如何學會語言》为灵感来源,让我们思考语言的初始来源于沟通的本能,不论【是愛情來了】;【是要離家了】;还【是絮絮對話】,我们在言语中感受爱,感受悲,这给了人与人之间连接的意义,让我们不再只处在自己独身的世界。语言,是开始,是希望。相信郑宜农也是在借《人如何學會語言》这篇故事来隐喻,沟通这件事并不受语种的限制,狄子能够通过鸟鸣明白鸟意,那么我们也能够通过台语的创作来了解郑宜农想要表达的沟通意义所在

专辑以第一首《人如何學會語言 feat. Chunho》开场,就把听众带回初生的第一步,【人如何學會語言】。这首歌在台语词作下其实更加贴近着歌曲的意境,沟通这件事并不受语种的限制,其中也非常佩服郑宜农为了台语词作含义与押韵而做的努力,成就了这首撩动着每个人初心的《人如何學會語言》。聊完语言的初心,下一首《新世紀的女兒》便是鼓励人运用语言勇敢表达自己。而郑宜农就是要借着这首表现形式强烈的歌曲,来鼓舞我们面对及拥抱真实的自我,这首歌也是于专辑核心【沟通】及其重要的一首歌,因为沟通的第一课便是要了解自我及与自我和解。接着的《天已經要光》是去年就已以MV的方式上线过,但是带入整张专辑中听感受更加立体。如果说前面两首《人如何學會語言》和《新世紀的女兒》展示的是沟通中的善意,那么这首《天已經要光》就是要直面沟通中的恶意。专辑继续着沟通的脉络,而到了这首《親愛的》,一下子便陷入甜蜜的情人间密语。郑宜农的呢喃声在这首歌里显得私密而动人,每个字词都透得现在才相知相爱的迫切与了解之后更多的相惜。随着跳跃的节奏,这首《Duludilida》听来应该讲的是上一首《親愛的》的对立面 – 争执。我们有时用语言诉情,有时也会用来争执。这是沟通自然的不同面向,也是必须要学习的功课。专辑到了后半段,回归沟通中的温情面,徐徐回味那些被真实打动的时刻。这首《囡仔汗》便是这么一首无比动人的歌。整首歌在郑宜农小心对待的吟唱中传递的是满满的爱意,是专辑中相当亮眼的一首歌。和阿爆合唱的《或許就變成書裡的風景》就像是专辑的浓缩版本,运用各种不同语言相互沟通,只要有心并以真实自由的自己来面对彼此,就算是在不同的语言之间,也能够跨过语言隔阂,构建沟通的桥梁。到了专辑最后一首歌《無人看見的所在》,郑宜农展示着自己与自己沟通的坦诚相待。在平淡的歌声中,给与了专辑一个平实的结束,让人无比心安。

完整专辑乐评链接如下:

听郑宜农如何用专辑《水逆》打破语言隔阂,坦诚真实唱出沟通的美妙与困境

3. 黃玠瑋《游牧》(2022-03-18)

图片来自黄玠玮《游牧》封面照

时隔五年,黄玠玮带来了她的个人第二张专辑《游牧》,诚心展现她的每一片内心灵魂,是一场舒服而自在的内心对话过程。专辑整体散发着她独具柔美的力量,在自己的不同房间内徒步悠游,而聆听的过程犹如感受着某种神奇的魔力,既是去浮躁的安定,也是对自我的梳理。听她空灵的嗓音细腻演唱着这场与自我的对话,实在是一件无比舒服的享受。一定要推荐的,是依照专辑定下的曲序来聆听整张专辑,因为专辑的曲序安排流畅而出色,在歌与歌之间彼此紧密的贴合在一起,给予的是更充沛的内心力量与希望。值得一提的是,黃玠瑋与徐文为专辑一同联手贡献了好几首精彩的词作,如《冰山》、《時間的河流》、《游牧》等,精简而细腻。

而专辑最后一首落在《游牧》这首歌上,是极其巧妙而亮眼的安排,把专辑中所有自我的面向不论黑白或是五彩都揉合其中,犹如【冰山】下的自由灵魂,接受那些错过的,拥抱那些还拥有的。如今的我们或许不再局限于寻找一处如伍尔夫笔下属于《自己的房间》,可内心的房间却依旧是每个人必将面对的人生课题。如果内心的每一面都住在不同的房间内,只愿我们能像是黃玠瑋歌中的游牧人一般自由享受自己的每一间房间,全心感谢成就今天的每一片灵魂。

专辑以第一首《Give It Up》开场,黄玠玮以近似小心翼翼的方式唱着关于【Give it up or don’t give up】的犹豫,缓缓把听众拉入了她的内心世界。继续坦诚的内心刨析,《柔軟的刺蝟》以柔美的姿态温柔地抚摸着自己其实被隐藏的【尖锐】;《冰山》以温柔的歌曲姿态打开自己【冰面】下的暖流;《喜歡一個人》展现的是不论独处还是有人陪伴都自在的悠游态度。来到专辑中场,这首《時間的河流》就像是对此刻人生的回顾与一次小总结,比起曾在《Give It Up》所有的困惑与犹豫不决,放眼人生全景,我们不就是踏着每一颗坚硬的鹅卵石一步步去往更广阔的天地之中。专辑的后半段,前往到了内心的灰色面。《客廳裡的烏雲》如歌名,多了层忧郁的色彩,刻画的是那些遗失自己的时刻;《我連快樂都不敢了》唱的是忘了心疼自己的脆弱时刻,而歌曲最亮眼的,是黃玠瑋与秦旭章合写的优美旋律线条,宛如在浩洋中毫无依靠的小船只,看不到靠岸的可能。在《恰如其分的自尊》中,黃玠瑋的歌声充满着对于某些【曾拥有】的满满舍不得,像呢喃般与自己的伤痕对望。在一连三首的阴郁歌曲后,阳光与希望终在这首《我們終會相聚》灿烂落下。最后一首歌落在《游牧》,是极其巧妙而亮眼的安排,把专辑中所有自我的面向不论黑白或是五彩都揉合其中,犹如【冰山】下的自由灵魂,接受那些错过的,拥抱那些还拥有的。

完整专辑乐评链接如下:

听黄玠玮如何以专辑《游牧》,全心感谢成就今天的每一片灵魂

4. 宇宙人《理想狀態》(2022-03-25)

图片来自宇宙人《理想狀態》封面照

时隔近五年,终于等来了宇宙人全新第五张全创作专辑《理想狀態》,誓要一次给你展示全方位的【理想狀態】,不论是在自己的空间内,还是在空际的风景里,按下play键,Funk的节奏都一定准时报到。整张专辑的听感总体上舒服而自在,不用任何铺垫,快乐的元素就一次填满你的微笑。如同一次开往内心房间的随心旅程,说走就走不必犹豫,因为旅行的终点是一切有关快乐的地方。主唱小玉的声音掌控能力多变,不论是活泼的节奏,或是感伤的旋律,都驾驭得非常到位,搭配上宇宙人招牌式浪漫Funk的旋律及直白的歌词,合起来就是无比顺滑,没有一丝违和感。

专辑intro以《► Play》快转和倒带的特别方式开场,《自己來》是第一大【理想状态】- 想要的快乐就自己来创造。不用任何铺垫,快乐的元素就一次填满你的微笑,这首与违法团体一起合写的歌曲就像是一次两个团体共同发起的随心旅程。合写的词作也是随心到底,与歌曲的绝对快乐内核一同燃烧,听完这首歌曲,只想说这样的快乐谁不想也来点。《你的樣子》中第二大【理想状态】是喜欢你的样子时的自己。这首甜蜜的告白情歌,宇宙人为它铺上了浪漫而抓耳的旋律,撒上直白的告白歌词,合起来就是无比顺滑,没有一丝违和感。《明天留給我》中第三大【理想状态】是和你说走就走的旅行。个人非常喜欢副歌松弛舒服的律动,像是自由穿行在蜿蜒的山道,好不自在。《我還繞著你在旋轉》引爆的是伤心的泪腺。主唱小玉把这首歌中凄美的感伤演绎得丝丝入扣,编曲的简化也凸显出了这首歌的孤单感。专辑后半段,在这首《先這樣》里传递出的【理想狀態】开始进入更深层次,在无比动感的节奏下,反而传达的是想要在快节奏下偶尔暂停一下的想法。宇宙人借这首Funk的《先這樣》呼吁有时候不如就告诉自己暂停一下【先這樣】,专心于当下的自己人生也能更快活一些。接着的这首《好野》也是chill到不行,舒服的旋律配上质朴的台语歌唱如同一幅花好月圆景象,内容延续着专辑内核【理想狀態】就是自由自在做自己的态度。而在这首歌曲的演绎上主唱小玉再次展示了他多变的歌声,对于这样偏民谣的小品歌曲也是拿捏得十分到位。专辑最后以《Baby我不想離開》这首告白情歌收尾。

完整专辑乐评链接如下:

宇宙人《理想狀態》如同一次开往内心的随心旅程,这样的快乐谁不想也来点?

5. 熊仔《PRO》(2022-05-06)

图片来自熊仔《PRO》封面照

熊仔的这种专辑是一张充满神奇能量且极其耐听的专辑,其神奇之处在于通过熊仔对于自身处于职业倦怠期的反思与自我勉励,这股能量也能通过他坦诚扎实的音乐作品极大鼓舞到听众心中,以最诚实也最诚恳的方式。这是他睽违三年带来的个人第三张创作专辑《PRO》,一路以高质量专辑而让人无比期待的他,这一次同样打造了这张精彩无比的个人自传体式的专辑《PRO》。什么是【PRO】呢?个人听完整张专辑的解读,是成为一个职业音乐人的心路历程。这段心路历程熊仔有着他的低潮期,而所幸的是,听完专辑的你会明白,是因为太过在乎,所以才会太过失落,这是在成为一个【PRO】之后,却也不得不经历的一些“副作用”。曾失去【自信】的熊仔,对于这段作为一个【PRO】的自传式独白其实坦诚得动人,主动自我调侃揭露脆弱面的他,相信也在这张专辑中获得了不少正面能量。所以个人觉得,这张专辑相比他的前两张专辑充满了更加柔软而自强的力量,串起专辑的4段skit着实为专辑提供了从不同角度触及的温暖力量,包括了熊仔的role model罗大佑以及熊仔妈妈的温馨勉励。

熊仔一向擅长琳琅满目的词藻让歌曲的内容犹如满汉全席般十分精彩,强大的词藻及多变的flow,熊仔独特的个人特质是他会被那么多人喜爱的理由,而这种喜爱如他在《能火》中所写,不是【崇拜】,而是【尊敬】。这张专辑里有熊仔的低潮、失落、彷徨,但最重要的东西也被完整地记录了下来,那就是熊仔对于音乐的热爱。有人说,不被嘲笑的梦想不值得为梦想,那或许也可以说不曾彷徨过的热爱不值得为热爱。熊仔在最后一首歌里以【把爱歌设成闹铃】来形容【把梦想当成职业】,但真正的热爱就必须要跨越重复的枯燥,克服失去【自信】的低潮期。你是否还懂得每天为何醒来?当初为何而奋斗?或许当终于重被梦想点燃的我们会如同熊仔说的那样【我要活的每天巴不得被爱歌叫醒】。祝福熊仔,也祝福我们。

随着爵士风格的钢琴弹奏,专辑由第一首《自信》开场,是熊仔这些年心路历程的自白,述说了他是如何把破碎的自信一点点再重建。专辑以这首《自信》开场是很精彩的设计,让听众瞬间进入熊仔的自我传体,跟着他读懂他自己。接着专辑风格让熊仔的自我传体一下变得佻皮起来,在《星座學家》熊仔和爵士女伶9m88合作唱起了对于星座学的调侃,在《哪個胖子》熊仔就是要将对于自我身材的调侃进行到底,俏皮的押韵及flow展现着熊仔潇洒的“食物观”。专辑作为一个【PRO】的某些苦楚在这首稍显郁意的《啞巴吃黃蓮》里熊仔选择坦诚揭露,再看这首歌的英文名【Censored Suffocation】也是玩味十足。但就如同熊仔在《自信》中唱着的【最可怕的不是失去自信 最可怕的是你开始适应】,唱着歌曲最后这句【我赖著不走 and hopefully become 周杰伦】的熊仔还没有开始适应。专辑后半张的高能量,以《風頭上》开始。接着的《哥 BRO》以wordplay是熊仔对于自己【哥字輩】的担当,邀来后辈POPO J和王ADEN合作让这首饶舌内容丰富度十足。在这首里熊仔也不吝啬展现着他强大的词藻押韵能力,仅仅是用【哥】字韵就能行云流水地饶出层出不穷的punchline,非常厉害。迎着罗大佑所赋予的巨大创作能量,这首《能火》可以说是熊仔对于目前人生回顾及接下来人生的期许,也是在这张专辑里无比亮眼的一首歌。整首歌里最亮眼的一句,相信很多人也会认同,来自这句【不是那种变主流的 我是来改变主流的】,我们需要熊仔,如同熊仔需要音乐一般,来让主流变得更好。下一首《才子》与前一首《能火》歌序安排得非常巧妙,同样唱着自己一路以来的心路历程,却更加偏向来自家人的压力。专辑最后收在这首《鬧鈴與愛歌》,个人觉得是无比精彩的安排。这张专辑里有熊仔的低潮、失落、彷徨,但最重要的东西在这首歌里被完整得记录了下来,那就是熊仔对于音乐的热爱。

完整专辑乐评链接如下:

【这不是那种给你好好听的】,这是熊仔作为一个《PRO》的自传式独白


本人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等内容受《著作权》法的保护,凡未经权利人明确书面授权,转载上述内容,本人有权追究侵权行为。

聆听陳思函feat. SJIN史今如何挖掘人类表皮背后最原始的《動物直覺》

现今我们常常听到要做自己的论调,但到底怎么样才算真正的做自己呢?陳思函时隔十年带着全新专辑同名歌曲《動物直覺》,要来挖掘人类表皮背后最原始的【動物直覺】。歌曲在其动感的节奏下不断自问又自答寻找着自我心中的直觉答案,而最亮眼的部分是整首歌流畅漂亮的旋律曲线,给予了歌曲灵动的生命力。此外,陳思函也邀请到了同属饶舌团体违法SmashRegz的張伍与SJIN史今来为歌曲填词及Talkbox合作。

图片来自陳思函feat. SJIN史今《動物直覺》封面照

作詞:張伍

作曲:陳思函


本人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等内容受《著作权》法的保护,凡未经权利人明确书面授权,转载上述内容,本人有权追究侵权行为。

聆听戴佩妮专辑《被動的觀眾》,给你这个疫情时代下不能错过的动人疗愈能量

在这个变化莫测的疫情时代当下,如果你也在找寻所需的疗愈,那就一定不要错过戴佩妮最新的全创作专辑《被動的觀眾》。这里没有高深的道理,繁复的喧闹,有的是一切从简才最舒服自在的疗愈能量。这张专辑起源于戴佩妮自己在疫情时代下经历了人際關係的動盪,这样的挫折让她变得退怯,像是一个【被動的觀眾】观看自己的生活。而在专辑中,戴佩妮也如同一个【被動的觀眾】,站在第一人称却如同一个观众般坦诚记述着自己的心境变化,坦然面对那些脆弱难挨的时刻,这样诚实的作品不仅打动了听众相信也打动了她自己。戴佩妮在这张专辑里没有要给你生活的答案,而是以陪伴的姿态给你所需的温暖疗愈。在不顺心下你依旧拥有畅快的权利,去定义你要的快乐。

整张专辑的歌曲写作坦诚而流畅,或许不是最抓耳却是无比动人。编曲上也是极简处理,大多以木吉他和电吉他为底,搭着戴佩妮温暖的声音,如同自己对自己一人的倾述,听感上非常舒服。配合戴佩妮流畅自然的词作真实反映着自身生活,整张专辑透着非常自然舒服的生活感。这样简单却疗愈的听感,是戴佩妮独有的自在个人魅力,无需繁复,就已足够舒服。

随着木吉他放松的和弦弹奏,第一首歌曲《隨風所欲》就为专辑定下了随性淡然的氛围。合成器的音效也如同一阵徐徐的微风飘来飘去自由无影,与副歌抓耳轻松的节奏自然贴近,组合在一起是极其舒服的听感。延续着放松的氛围,在下一首《小失誤》中戴佩妮把心态更加放开,高呼【何不為小小的失誤 大肆的慶祝】。在这首歌里,你可以听到她的随性正面,这是她的人生哲学领悟,也是她开始放过自己的懂得。接着专辑由同名歌曲《被動的觀眾》打开了更深层次的情绪,也是整张专辑由来的重要原因。写下这首歌的戴佩妮仿佛也是一个【被動的觀眾】,站在第一人称却如同一个观众般看着自己的无奈心境,坦然记述着自己的脆弱难挨,这样诚实的作品不仅打动了听众相信也打动了她自己。《鬧劇》讲述的是两人的分离如同一场闹剧,过去的感动仿佛都成了假的。《背信者》是戴佩妮在生日的时候写给自己反思健康的重要性。这样切合自身的主题虽然很日常,但戴佩妮写出了深度反思的力度。延续歌曲的健康主题,《三四點了還沒睡》是要继续反思自己的熬夜问题。睡不着就索性随性,在跳跃的编曲下我们听到的是三四点依然自在的戴佩妮。到了专辑中场,《多虧你啊》作为她的全新专辑《被動的觀眾》首波主打,犹如一首清新温暖的先行小品,让人品尝到了无常时光下不变的日常温情。在一连三首的抒情歌后,专辑最后以这首轻快的《有何不可》做了一个正面的总结,面对那些还解不开的结,不如就先快乐过好当下的生活吧。

接下来,就来一同聆听戴佩妮新专辑《被動的觀眾》,给你这个疫情时代下不能错过的动人疗愈能量:

图片来自戴佩妮《被動的觀眾》封面照

第一首《隨風所欲》

随着木吉他放松的和弦弹奏,第一首歌曲《隨風所欲》就为专辑定下了随性淡然的氛围。有时或有无法随心所欲的时候,那就不如【隨風所欲】吧。至少风,够自由洒脱。合成器的音效也如同一阵徐徐的微风飘来飘去自由无影,与副歌抓耳轻松的节奏自然贴近,组合在一起是极其舒服的听感。虽然歌曲的底色有着一股淡淡的茫然感觉,但对于风的向往让人相信,一切都会更好。

我想我必須 允許自己
從今 隨風所欲
隨風所欲
隨風所欲

第二首《小失誤》

延续着放松的氛围,在这首《小失誤》中戴佩妮把心态更加放开,高呼【何不為小小的失誤 大肆的慶祝】。在这首歌里,你可以听到她的随性正面,这是她的人生哲学领悟,也是她开始放过自己的懂得。放过自己的失误,那些错不过的挫折,与其抓着不放,不如大肆庆祝。编曲上依然是极简处理,以木吉他和电吉他为底,搭着戴佩妮的声音,如同自己对自己一人的倾述,听感上非常舒服。

何不為小小的失誤 大肆的慶祝
為失敗我們開香檳歡呼 失憶地共舞
絕不一個人躲在房間哭
誰說非要譴責 才會銘心又刻骨
做些瘋狂的 做些異常的 肯定也會有領悟

第三首《被動的觀眾》

接着专辑由这首同名歌曲《被動的觀眾》打开了更深层次的情绪,也是整张专辑由来的重要原因。文案提到,戴佩妮在疫情时代下经历了人際關係的動盪,这样的挫折让她变得退怯,像是一个【被動的觀眾】观看自己的生活。整首歌曲的写作坦诚而流畅,或许不是最抓耳却是无比动人。写下这首歌的戴佩妮仿佛也是一个【被動的觀眾】,站在第一人称却如同一个观众般看着自己的无奈心境,坦然记述着自己的脆弱难挨,这样诚实的作品不仅打动了听众相信也打动了她自己

誰的在乎不癢不痛 誰連嘲笑都搞不懂
誰在無理取鬧的騷動 就有人為了誰硬學會了包容
誰會在乎我痛不痛 誰的擁抱我都不敢碰
誰把我忽略成 一個被動的觀眾

第四首《鬧劇》

《鬧劇》讲述的是两人的分离如同一场闹剧,过去的感动仿佛都成了假的。在副歌中,戴佩妮重复唱着【真的假的】,像是对另一人的质问,问着问着连自己都心虚了起来。在温暖的钢琴弹奏背景下,整首歌传达的悲伤情绪就像是照应着这场感情闹剧。开始的时候多感动,结束的时候就有多沉重。

你說的話都是假的 真的假的 真的假的
你連擁抱都是冷的 都是冷的 都是冷的
你要的爭吵多無謂呢 還執意拉扯
纏綿再也不配悱惻 心跳再也不會炙熱

第五首《背信者》

这首歌是戴佩妮在生日的时候写给自己反思健康的重要性。这样切合自身的主题虽然很日常,但戴佩妮写出了深度反思的力度。比较可惜的是这首歌的旋律悦耳度有所下降。

我是一個背信者 我壞故我在
有種吞下別人托付我的愛 卻不肯把它吐出來
揮霍已屬過去了 或尚屬未來
倘若一蹶不振無力再從來 那也是一種活該

第六首《三四點了還沒睡》

延续上一首的健康主题,这一首是要继续反思自己的熬夜问题。歌曲开头的打呼音效和歌曲熬夜主题形成有趣反差,轻快的编曲也贴合着在凌晨依旧活跃的状态。一边自我反省,一边重蹈覆辙,这是多少人不断循环的熬夜日常。戴佩妮把这样的心态极其贴切的写了出来,从开头的【我能夠做的 就只有從頭檢討一遍】,到【我就索性不再掙扎】,睡不着就索性随性,在跳跃的编曲下我们听到的是三四点依然自在的戴佩妮。

三四點了還沒睡 想做點什麼都不太對
要怎麼同步連結大腦和身體一樣地累
三更半夜還沒睡 找個人聊天也不太對
多羨慕枕邊的人能如常一倒頭就睡
還夢見我會 戒掉咖啡 騙誰
都三四點了還沒睡

第七首《多虧你啊》

到了专辑中场,戴佩妮的这首《多虧你啊》作为她的全新专辑《被動的觀眾》首波主打,犹如一首清新温暖的先行小品,让人品尝到了无常时光下不变的日常温情。歌曲开头就道出了如今疫情时代下的如常光景【想去的地方不能去 想見的人也不能見 想做的事都一一被擱淺】,我们仿佛被一只无形的牢笼困住,生活形式被迫改变,害怕焦虑的心情也是难免。而戴佩妮就是想借这首歌提醒我们需要些勇气习惯新的习惯,只要拥有对于生活的爱,我们依然能够与无常变化自在共处。黃韻仁的编曲也紧密贴合了歌曲舒缓的氛围,以柔和的木吉他为底,搭配如时针般的鼓点,在戴佩妮温暖自在的演绎下,让人跟着得到了些疗愈。

多虧天真又浪漫的偶像劇啊
感謝真實又純屬虛構的演法
那些幽默又不負責任的笑話
此刻多麼偉大 讓人忘了去想

第八首《怕冷》

冷清的钢琴弹奏再次把专辑带回到伤感的氛围。这首《怕冷》唱的是因为【怕冷】遇见的那个人,最后还是留下你一个人继续独自【怕冷】。歌曲的旋律流畅但是悦耳度在整张专辑里不是很出彩。

我承認我還是怕冷
才讓你趁機可以做那個對的人
以為躲得過衝動一時的情緒翻滾
就不算太過傷神
卻被一盞你忘了順手關的夜燈
凝結了室溫

第九首《密室逃脫》

这首歌曲用了一个很妙的名字【密室逃脫】来形容被困住的感情,但是个人感觉歌曲还可以写得更贴合歌名概念一点。整首歌歌曲记忆点较弱一点。

誰點了個火 煙總撲向我
沒及時閃躲 全是我的錯
窒息的輪廓 裝淡定自若
被懷疑也要隱藏的線索

第十首《後果自負》

这首《後果自負》唱的是在感情中被背叛的心情。一连三首的抒情歌旋律都算流畅,只是个人认为都有点流于俗套,也不够有记忆点,在整张专辑里不能算是出彩。

我多想學你一樣恍恍惚惚 為愛而不得如泣如訴
陷入那一種幸福 才是你想要賠上的賭注
我也想為一場夢錯得糊裡糊塗 醒來後還執迷不悟
但彷彿想要一次放逐 就會讓勇敢瞬間變成是魯莽
一切後果自負

第十一首《我嚮往》

接着的《我嚮往》回归自我,在木吉他的和弦弹奏下,营造的非常舒服的歌曲氛围。尤其是主歌的旋律,在戴佩妮的唱和下让人感到一种莫名的安心,在她与自我的找寻与和解下,一同寻得向往的人生,那是无论用什么都换不来的自在。歌词的部分戴佩妮写得也非常舒服流畅。歌曲比较可惜的地方是在副歌的地方旋律偏平,拉低了总体的悦耳度。

我嚮往的追逐沒有貪圖
我嚮往我不再躊躇
完成那被擱置好久的拼圖
是提醒我下一步
如果迷了路 也別被現實的空缺
填補 馴服 反覆 失足

第十二首《有何不可》

专辑最后以这首轻快的《有何不可》做了一个正面的总结,面对那些还解不开的结,不如就先快乐过好当下的生活吧。戴佩妮在这张专辑里没有要给你生活的答案,而是以陪伴的姿态给你所需的温暖疗愈。在不顺心下你依旧拥有畅快的权利,去定义你要的快乐。在带些童趣的背景音效下,整首歌曲透着纯粹的快乐感。副歌踩着跳跃的节奏灵动感十足,仿佛又与专辑开场曲《隨風所欲》中的那阵自在微风彼此呼应。

不就是 抵不过的纷纷扰扰 跨不过的坎坷
留不住的分分合合 拦不住的不舍
有何不可 等丧尽风雨后 一路都透彻
多的是 解不开的拉拉扯扯 躲不开的曲折
数不完的苦苦涩涩 做不完的选择
有何不可 等人走茶凉后 你会看得更透彻

個人推薦:

第一首《隨風所欲》、第二首《小失誤》、第三首《被動的觀眾》、第六首《三四點了還沒睡》、第七首《多虧你啊》、第十二首《有何不可》


本人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等内容受《著作权》法的保护,凡未经权利人明确书面授权,转载上述内容,本人有权追究侵权行为。

聆听徐佳莹新专辑《给》,一同走入她音乐路背后的每一声精彩

你是否想过好好回顾那些曾陪伴你的音乐养分?徐佳莹这一次就以曾滋养着她的音乐养分为概念,带来了她的全新个人第六张创作专辑。从专辑的多变风格也能看到她对于不同音乐的喜爱,既有70年代复古的House及City Pop曲风,华语90、00年代的情歌,也有来自冰岛的北欧音乐等,让人大呼她音乐养分的丰富多彩,带领听众一同走入她音乐路背后的每一声精彩。这一次她也与陈君豪及葛大为首次以创作营创作的形式制作专辑,在听感上更加凸显了作品的词曲编曲紧密结合,旋律与韵律自由的合拍。而让人惊喜的,是徐佳莹收放自如的演绎让这张专辑的复古氛围同时融入了极具她个人的特色,她让听众听到了她消化不同音乐养分后依然自成一派的独特个人魅力。葛大为也在歌词上设计了呼应致敬过往流行歌曲的小巧思,例如在《準明星》中呼应到Twins《下一站天后》的【我 何必到下站才作天后】。专辑最后收尾的《雛形》既给了专辑一个无比美好的结尾,也唱出了在历经所有音乐养分后,所以不急不缓懂得珍惜【愛的雛形】的徐佳莹。

徐佳莹的音乐养分之路由第一首明亮动感的《準明星》开场,也是让人眼前一亮的一首作品。带着一股浓浓70年代复古的氛围,是她对于所有过去养分致敬的最佳起点。歌曲中尤其以pre-chorus的旋律出彩,让人惊艳于这首炫彩的专辑开场歌曲。下一首与ABAO 阿爆和Brandy合作的《切歌》继续要致敬的音乐养分是90年代张惠妹的R&B情歌《解脱》。另一首从90年代抒情歌从汲取养分的是这首《沒有第三者的分手》,这也是徐佳莹最为拿手的风格之一。看似无痕的深刻,是葛大為给予这首歌曲的独特味道。而徐佳莹写的尤其在副歌的旋律非常漂亮,且记忆点十足。接下来徐佳莹转而从北欧音乐中寻找养分,《给》便是她向一众冰岛歌声如Bjork丶Sigur Rós致敬的歌曲。继而《二日醉》要致敬的年代更加久远的华语老歌,取样自《酒醉的探戈》。《在意這件事》在听感上是来自2000年代的流行歌曲,透着一份简单清新的味道。徐佳莹也与陳君豪一同为这首歌赋予了简单却动听的旋律,唱出在葛大為精简笔下,在意這件事,因为一个人,所以不是小事。接着专辑以这首《小寶貝》Interlude分享了一首很有趣的Demo片段,也以此致敬Erykah Badu和Lauryn Hill。滑顺的旋律和带有惊喜的吼音,其实让人很期待听到这首歌的完整版。专辑接着以重节奏进入这首摇滚风格的《以上皆非》,既是致敬90年代的小红莓乐团,也是赤裸展露在音乐创作上的那些挣扎纠结。这首歌陳君豪的编曲非常精彩,以丰富的层次展现徐佳莹在音乐创作上的自我重组,为听众呈现出极具生命力与冲击力的画面感。到了专辑尾声,专辑以这首中板情歌《雛形》让人眼前一亮,也给了专辑一个无比美好的结尾。这是历经所有音乐养分后所以不急不缓懂得珍惜【愛的雛形】的徐佳莹。

最后个人对于专辑整体听感的一点建议,是觉得有些歌曲的编排稍显突兀,整体专辑流畅度可以更好,例如在借鉴老歌的《二日醉》后直接插入致敬2000年代的《在意這件事》,还有《離開動物園的獅子》及《我想到你就再也不怕》两首有点走偏概念的歌曲,歌曲本身也让人觉得不是一定要放入专辑中。

接下来,就一起来聆听徐佳莹新专辑《给》,一同走入她音乐路背后的每一声精彩:

 

圖片来自徐佳莹《给》封面照

第一首《準明星》

徐佳莹的音乐养分之路由这首明亮动感的《準明星》开场,是让人眼前一亮的一首作品。带着一股浓浓70年代复古的氛围,是她对于所有过去养分致敬的最佳起点。歌曲结合House及City Pop曲风,取材自木村拓哉发蜡广告歌曲《Can’t Give You Anything (But My Love)》,徐佳莹收放自如的演绎让这首复古作品融入了极具她个人的特色。而这一次与陈君豪及葛大为以创作营创作的形式,也凸显了作品的词曲编曲紧密结合,旋律与韵律自由的合拍。歌词上也带着些呼应致敬过往流行歌曲的小巧思,例如呼应到Twins《下一站天后》的【我 何必到下站才作天后】。歌曲中尤其以pre-chorus的旋律出彩,让人惊艳于这首炫彩的专辑开场歌曲。

我不會墜落
沒有不勝寒的寂寞
請為我停留
最好你照單全收

第二首《切歌》feat. ABAO 阿爆&Brandy

下一首继续要致敬的音乐养分是90年代张惠妹的R&B情歌《解脱》。主歌旋律一出就把人拉入了对于这首歌的氛围中,只是歌曲的旋律走向拉低了动听度,可惜了三位精湛的R&B演绎。本来看到这首合作曲不免期待不少,尤其是少见的以【切歌】为主题,但是听下来歌词部分也过于直白,少了些惊喜。

不想唱就切歌
看透人生 幾句就夠了
好不容易 酒酣耳熱
誰搞砸氣氛 罪不可赦

第三首《沒有第三者的分手》

另一首从90年代抒情歌从汲取养分的是这首《沒有第三者的分手》,这也是徐佳莹最为拿手的风格之一。歌名取得是很恰到好处的击中人心,葛大為用这简单的几个字道尽感情中的无奈滋味,无需你爱上个谁,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你只是不再爱我了。看似无痕的深刻,是葛大為给予这首歌曲的独特味道。而徐佳莹写的尤其在副歌的旋律非常漂亮,且记忆点十足。可以想见这会是又一首葛大為与徐佳莹这个黄金组合笔下的高传唱度歌曲。

只是个人认为稍可惜的是,主歌比起副歌会比较平淡,如果歌曲篇幅拉长,相信可以增添更多的画面感。

沒有第三者的分手
原來比不忠誠更痛
從客觀或主觀來說
壞人都是 放不下的我

第四首《給》

接下来徐佳莹转而从北欧音乐中寻找养分,这首《给》便是她向一众冰岛歌声如Bjork丶Sigur Rós致敬的歌曲。重拍的弦乐与混响处理下的徐佳莹嗓音营造了辽阔的空间感,是一首空间感十足的歌曲。只是比较可惜的是旋律略平。

Chewing on
我反覆思量 我不怕尷尬
靈感是神給戀人最後的獎賞
雖然你看他 他不曾回答
是廢物 還是禮物
給 給給給 給你
給 給給給給 給你

第五首《二日醉》feat. 黃瑞豐

继而要致敬的年代更加久远的华语老歌,取样自《酒醉的探戈》,这首歌在听感上还是比较平,听后不会有特别大的记忆点。只是在演唱上徐佳莹的演绎非常有自己的味道,在老歌的底色上填入了她独特的味道,多了一份半醉半醒的无奈感。

我不知道 什麼叫做好好在一起
我不知道 什麼非得我保持清醒
一灘爛泥 也許是我本來的樣子
沒有你 我極度可以

第六首《在意這件事》

这首歌在听感上是来自2000年代的流行歌曲,透着一份简单清新的味道。前奏清脆极简的吉他编曲,搭着徐佳莹轻轻的吟唱,就像是一幅美好的回忆画面。徐佳莹也与陳君豪一同为这首歌赋予了简单却动听的旋律,唱出在葛大為精简笔下,在意這件事,因为一个人,所以不是小事。

个人感觉在排序上这首歌放在第三首《沒有第三者的分手》后面会是更滑顺的安排,以年代感来递进,突然放在这里会稍显突兀。

我等等等
等等等
這樣在意著
我都變壞了

第七首《小寶貝》

接着专辑以这首《小寶貝》Interlude分享了一首很有趣的Demo片段,也以此致敬Erykah Badu和Lauryn Hill。滑顺的旋律和带有惊喜的吼音,其实让人很期待听到这首歌的完整版。

第八首《以上皆非》

专辑接着以重节奏进入这首摇滚风格的《以上皆非》,既是致敬90年代的小红莓乐团,也是赤裸展露在音乐创作上的那些挣扎纠结。歌曲的成色偏暗,主歌以低沉的808 Bass为底,像是一颗疲惫的心脏呼喊着求救的最后呼叫,经过不断重复的自我重生,达到副歌中最后成果的明亮色彩。这首歌陳君豪的编曲非常精彩,以丰富的层次展现徐佳莹在音乐创作上的自我重组,为听众呈现出极具生命力与冲击力的画面感。葛大為的词作同样完成得非常精彩,以极度精简的文字表达出音乐人对于创作不断死而复生的渴望。

一夜 一夜
以上 皆對
場燈 全暗
一鞠躬下台

第九首《離開動物園的獅子》

这首歌根据文案所述是以《动物狂欢节》为发想,并借疫情传达出对于生态议题的呼吁。个人觉得对于专辑整体概念来说,放入这首歌偏牵强,对于专辑的整体完整性有点失分,并且就歌曲本身来说除了副歌也是整体偏平,拿掉或许会更好。

當青苔綠回最初的顏色
死亡和孕育自然發生
自由從來就不是多餘的
你說的對極了

第十首《我想到你就再也不怕》

文案中对于这首歌的定位是致敬John Lennon 的《Imagine》,理由是制作人陈君豪觉得Demo中徐佳莹的嗓音让他想起了这首歌曲。个人觉得也是有点牵强,歌曲的内容与《Imagine》并没有太大的联系,这首歌是一首标准的抒情歌,歌本身也偏平,如果一定要放入,和第三首《沒有第三者的分手》或是第六首《在意這件事》放在一起或许对于专辑整体的编排更加流畅。

我想到你就再也不怕
可是你卻再也不在
從此的 勇敢像綁架
這世界可以沒有你
唯獨我的意志
是危險的地方

第十一首《雛形》

到了专辑尾声,专辑以这首中板情歌《雛形》让人眼前一亮,也给了专辑一个无比美好的结尾。这是历经所有音乐养分后所以不急不缓懂得珍惜【愛的雛形】的徐佳莹。歌曲少见的以贝斯为底,以和缓的节奏唱出徐佳莹心中的感情观,徐佳莹也写出了歌词中这句漂亮的【沒有關係 我喜歡我們的不積極】。而徐佳莹对于这首歌的演绎仿佛让人感受到了她在歌唱时微微挂起的微笑,满足而不强求。这样的感情状态,让人由衷的感到暖心并祝福。

个人推荐:

第一首《準明星》、第三首《沒有第三者的分手》、第六首《在意這件事》、第八首《以上皆非》、第十一首《雛形》


本人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等内容受《著作权》法的保护,凡未经权利人明确书面授权,转载上述内容,本人有权追究侵权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