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佩妮《多虧你啊》- 品尝无常时光下不变的日常温情

戴佩妮的这首《多虧你啊》作为她的全新专辑《被動的觀眾》首波主打,犹如一首清新温暖的先行小品,让人品尝到了无常时光下不变的日常温情。歌曲开头就道出了如今疫情时代下的如常光景【想去的地方不能去 想見的人也不能見 想做的事都一一被擱淺】,我们仿佛被一只无形的牢笼困住,生活形式被迫改变,害怕焦虑的心情也是难免。而戴佩妮就是想借这首歌提醒我们需要些勇气习惯新的习惯,只要拥有对于生活的爱,我们依然能够与无常变化自在共处。黃韻仁的编曲也紧密贴合了歌曲舒缓的氛围,以柔和的木吉他为底,搭配如时针般的鼓点,在戴佩妮温暖自在的演绎下,让人跟着得到了些疗愈。

圖片来自戴佩妮《多虧你啊》封面照

專輯製作人 Album Producer:戴佩妮 Penny Tai

執行製作 Executive Producer:吳貞儀 Yaya Wu

詞 & 曲 & 合音 Lyricist & Composer & Chorus:戴佩妮 Penny Tai

編曲 Arranger:黃韻仁 Eric Ng


本人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等内容受《著作权》法的保护,凡未经权利人明确书面授权,转载上述内容,本人有权追究侵权行为。

听Chick en Chicks以丝滑的R&B声线诠释由《哈啾!》引出的无限想念

曾夺得金曲奖最佳演唱组合的Chick en Chicks近来推出了全新专辑《call me 90》,其中的这首《哈啾!》在主唱Kartina丝滑的R&B声线下荡漾出醉人的听感。歌曲由【哈啾】引出的打喷嚏讲述着对于对方的无限想念,可爱之余带着些悲伤的底色。【every time you hachu it must be because i miss you】,在动人的旋律走向中是藏在生活细节里无处不在对你的想念。

圖片来自Chick en Chicks《哈啾!》封面照

Lyricist:Kartina Flavia Hai

Composer:Kartina Flavia Hai、蔡奇龍


本人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等内容受《著作权》法的保护,凡未经权利人明确书面授权,转载上述内容,本人有权追究侵权行为。

聆听沈安如何以独特多样的写歌角度带你游荡于这一种《白日夢的悲哀》

自称为【發呆系歌手】的沈安这次把发呆进行到底,用他的全新专辑《白日夢的悲哀》为听众打造了一趟身处夜晚的独身【白日夢】旅程,而这段旅程不仅仅关于【白日夢】,正如专辑名所言,碰触了一道道沈安眼中的【悲哀】。这张专辑的特别之处,来自他在这张专辑里展现的独特多样的写歌角度,每一件日常的奇思异想都可以被巧妙地转化为一首歌曲,例如【把自己當神禱告】、特种行业女子等。从他的独特用心写歌角度中,你可以从旁观视野体会到那些被很少触碰的【悲哀】。相信【白日夢的悲哀】这张不断重复幻想的状态也是来自沈安真实生活的写照。以无重力状态飘荡在梦境的虚无中,而最痛苦的,是也无法彻底沉浸于梦境之中,不断抽离半梦半醒的状态让人深陷其中却也无可奈何。这是一种悲哀吗?或许它是人生这趟旅程无法避开的一段过程吧。

沈安微带颤抖的声音也为歌曲蒙上了一层虚幻的梦境感,搭配大量的合成器音效,让歌曲的天马行空画面毫无违和,让听众感受到如同在行星四周漂流的虚幻感。而在词作上,沈安首次找来了诗人陳昭淵合作,陳昭淵也不负期待,以精简的词作精准为专辑歌曲打造出了极具唯美【悲哀】的画面感。

歌曲的开场intro便弥漫了一股浓重的无力感,与专辑名【白日夢的悲哀】契合。如同这首intro名《禁不起地球的藍》,无力继续漂流在地球之中,所以需要【換個時空再⾒】。诗人陳昭淵为这首intro的歌名取得非常美妙,为专辑的整体质感起了一个非常好的头。《走得慢慢》开头的鼓点为歌曲添加了一种无重力感,也是在为听众启示,原来下一站是在月球上。沈安微带颤抖的声音为歌曲蒙上了一层虚幻的梦境感,让歌曲的天马行空画面毫无违和。《怎麼變這樣》层层堆叠的电吉他音墙让专辑进入更强烈的【悲哀】氛围中。而搭配这一氛围,陳昭淵的词作也使用得很沉重,如【快在我頭上開⼀槍 結束這醒不來的夢】,越是激烈的疼痛背后,反而是更急迫的求救。害怕展现伤口的背后,是对于脆弱的惧怕。接着来到在专辑中相当亮眼的这首《1995 案發的地點》,歌曲氛围也变得更加明亮起来。相爱的结束有时就像它的开始那样无迹可寻,而这首沈安的新歌《1995 案發的地點》以一个侦探的角度,踏着脚步试图从案发地点破解一桩爱情案情。这首以如此特别且少见的角度来看待爱情的歌曲制作用心,推荐聆听。【白日梦】的旅程还在继续,这一次想要找到的一颗可以【解決所有問題】的行星。《美得不像話》最大的亮点来自陳昭淵的词作,精简之下极具唯美【悲哀】的画面感。《樂透頭獎》的主题就很独特有趣,描写当人太过无助被困在自己一人的世界时,或许也能【把⾃⼰當神禱告】,而另一首《她醉醉》聚焦的是特种行业女子,这里也要鼓励沈安继续为更多少数人群写出他们的【悲哀】。搭配轻巧的合成器效果以及快感的节奏下,《不稀罕別⼈給的完整_狂奔》为专辑带来了股明亮的快活感,也呈现了这个鬼灵精怪的女子。这首歌曲在专辑中是一首亮眼的存在,在动感的节奏及抓耳的旋律下,沈安吟唱着这份不顾一切的【狂奔】,也唱出人始终对于爱的渴望。来到专辑最后一首《白日夢的悲哀》,前奏用到了这张专辑少有的木吉他添入了一份平静感,也是对自己的反思。相信【白日夢的悲哀】这张不断重复幻想的状态也是沈安真实生活的写照。

最后还是要个人建议一下,整张专辑听感上会有些疲倦,一是因为旋律的大多平淡,二是因为大多旋律的同质化,这个问题也期待沈安在以后的作品中继续打磨。

接下来,就来一起聆听沈安如何以独特多样的写歌角度带你游荡于这一种《白日夢的悲哀》 :

圖片来自沈安《白日夢的悲哀》封面照

第一首《禁不起地球的藍 (Intro)》

歌曲的开场intro便弥漫了一股浓重的无力感,与专辑名【白日夢的悲哀】契合。如同这首intro名《禁不起地球的藍》,无力继续漂流在地球之中,所以需要【換個時空再⾒】。诗人陳昭淵为这首intro的歌名取得非常美妙,为专辑的整体质感起了一个非常好的头。而至于接下来是要去哪,就要跟随专辑继续听下去了。

流星無情地墜落 隨⽉變塵埃
禁不起地球的藍 轉⾝飄向⿊暗
換個時空再⾒

第二首《走得慢慢》

开头的鼓点为歌曲添加了一种无重力感,也是在为听众启示,原来下一站是在月球上。沈安微带颤抖的声音也为歌曲蒙上了一层虚幻的梦境感,让歌曲的天马行空画面毫无违和。在丰富的编曲下是一首听感不错的歌曲,只是旋律有些过于平淡,让歌曲的可听度减弱了不少。

我什麼都不⽤管 沒有⼈我更⾃在
我⼀個⼈待在⽉球 上走得慢慢

第三首《怎麼變這樣》

层层堆叠的电吉他音墙让专辑进入更强烈的【悲哀】氛围中。而搭配这一氛围,陳昭淵的词作也使用得很沉重,如【快在我頭上開⼀槍 結束這醒不來的夢】,越是激烈的疼痛背后,反而是更急迫的求救。害怕展现伤口的背后,是对于脆弱的惧怕。而害怕脆弱,就无法接近更加真实的自己。在这样的自我迷茫情绪下,是【白日夢】与现实的痛苦拉扯。这首歌的旋律动听度不错,只是个人感觉人声被摆在歌曲过于后面的位置,在听感上会有点吃力。

快在我頭上開⼀槍 結束這醒不來的夢
別讓⼈發現我的脆弱 只記得 最後我的笑容

第四首《1995 案發的地點》

接着来到在专辑中相当亮眼的这首《1995 案發的地點》,歌曲氛围也变得更加明亮起来。相爱的结束有时就像它的开始那样无迹可寻,而这首沈安的新歌《1995 案發的地點》以一个侦探的角度,踏着脚步试图从案发地点破解一桩爱情案情。歌曲以带着浓雾感的合成器效果为底,搭配来自葉穎的合声,为歌曲营造了浓浓的悬疑感。沈安磁性的嗓音缓缓为这桩案情揭开帷幕,从1995年的那天开始了对于嫌犯【他】的这趟破案之旅。沈安这次和诗人陳昭淵合作,以精简的歌词捕捉到了案情的各个细节,以他【鞋子上的血】找到翻案的线索,【直到某天 她離開他 再也沒出現 我皺眉頭發現 他鞋子上的血】;而这一句【其實早就 愛上別人 是他沒發現 但她沒有察覺 這也是她終點】定位到了他的动机。渐渐拨开案情云雾后,歌曲的节奏变得更加明朗起来,贝斯的弹奏对于整体偏低频的歌曲是血腥案件背后闪烁着的无奈动机,因为太爱,所以失去理智。在沈安自己创作的听感流畅且抓耳的旋律中,案件被侦探成功破解,【他】却还是不懂爱情是怎么开始又结束,就像她也不懂【她愛他哪一點】。这首以如此特别且少见的角度来看待爱情的歌曲制作用心,推荐聆听。

畫⾯回到 1995 案發的地點 忽然發現 他無法再 控制她世界
再也不能 給她那種 被愛的感覺 他摧毀了⼀切 卻笨到看不⾒

第五首《美得不像話》

【白日梦】的旅程还在继续,这一次想要找到的一颗可以【解決所有問題】的行星。合成器的效果制造了如同在行星四周漂流的虚幻感,而飘着飘着,他也【终于找到 掉了的笑 在美得像幅畫 的天空】。这首歌最大的亮点来自陳昭淵的词作,精简之下极具唯美【悲哀】的画面感。只是歌曲的旋律还是偏平,很难让人重复聆听。

他跳出窗 開始遺忘 這美得不像話 的⼀⽣
終於找到 掉了的笑 在美得像幅畫 的天空

第六首《新增錄⾳ 1228 (Interlude)》

到了专辑中场,这首Interlude作为过渡,准备迎接更多【白日夢的悲哀】。

第七首《樂透頭獎》

沈安在这张专辑里展现了他独特多样的写歌角度,每一件日常的奇思异想都可以被巧妙地转化为一首歌曲。这首《樂透頭獎》的主题就很独特有趣,描写当人太过无助被困在自己一人的世界时,或许也能【把⾃⼰當神禱告】。明亮的合成器效果为歌曲填入了一份灰色的诙谐感,处于逆境时,也不妨用多一些的想象力来自娱自乐。用这一首歌,沈安巧妙地同时融合了生活的【悲哀】与【诙谐】。

我把⾃⼰當神禱告 多⼤願望都可以喬
坐上⼀艘 船到無⼈島 拿著⽪箱 裝樂透頭獎

第八首《什麼意思》

这首歌算是很精准地描绘出了【白日梦】的状态,虚晃到感觉不到时间的流动。喜欢这首歌的副歌部分强烈有力的节奏感,但是整首歌曲的旋律都偏平。

明明該快樂的⼈ 卻被裝滿了疑問
喔是靈魂受困 世界還打了個結

第九首《她醉醉》

又是一首把歌曲切换到独特角度的歌曲,而这首《她醉醉》聚焦的是特种行业女子。她的悲哀被隐藏在灰暗的角落不易被看见,可是沈安看到了,这里也要鼓励沈安继续为更多少数人群写出他们的【悲哀】。

她已對世界沒有任何的期盼 也已不在乎⾝邊會有個⼈待
她就醉醉 ⾶⾶ 然後墜啊墜啊 直到被掩埋

第十首《拖著》

听到这里其实在听感上会有些疲倦,一是因为旋律的平淡,二是因为旋律的同质化,这个问题也期待沈安在以后的作品中继续打磨。这首歌是在讲述宁愿躲在酒精背后来隐藏孤独的【悲哀】。

我拖著 那時候寫下的誓⾔ 讓晝夜 風化成遺⾔ ⼀直往前 視⽽不⾒
我拖著 這看似無害的時間 接受她給我的季節 卻賠上所有的⼀切

第十一首《不稀罕別⼈給的完整_狂奔》

搭配轻巧的合成器效果以及快感的节奏下,这首《不稀罕別⼈給的完整_狂奔》为专辑带来了股明亮的快活感,也呈现了这个鬼灵精怪的女子。她自由且不受约束,拥抱着在夜晚做【白日梦】的随性权力。她执意要做自己的主人,所以才不稀罕【不稀罕別⼈給的完整】。这首歌曲在专辑中是一首亮眼的存在,在动感的节奏及抓耳的旋律下,沈安吟唱着这份不顾一切的【狂奔】,也唱出人始终对于爱的渴望。不论多么孤独,都不能放弃对爱的原始渴望。

只剩狂奔 才沒⼈能發現她⼀個⼈ 就算跌倒
笑著死撐 才不稀罕別⼈給的完整 就算是愛

第十二首《白日夢的悲哀》

来到专辑最后一首《白日夢的悲哀》,前奏用到了这张专辑少有的木吉他添入了一份平静感,也是对自己的反思。相信【白日夢的悲哀】这张不断重复幻想的状态也是沈安真实生活的写照。以无重力状态飘荡在梦境的虚无中,而最痛苦的,是也无法彻底沉浸于梦境之中,不断抽离半梦半醒的状态让人深陷其中却也无可奈何。这是一种悲哀吗?或许它是人生这趟旅程无法避开的一段过程吧。

个人推荐:

第四首《1995 案發的地點》、第十一首《不稀罕別⼈給的完整_狂奔》


本人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等内容受《著作权》法的保护,凡未经权利人明确书面授权,转载上述内容,本人有权追究侵权行为。

听魏如萱《哎呀哎呀》如何【有意有思】地演绎一段可爱有趣的求和之歌

《哎呀哎呀》来自魏如萱最新的叠词歌曲,带着听似轻巧的Lo-Fi电子风格,歌曲内容是关于友情间的纠葛。不得不说,魏如萱的古灵精怪风格仿佛已经自成一派,可爱搞怪的歌词在她的演绎下让人好不喜欢,如【把可惡吃下去】、【假裝沒事你沒意沒思】。而在她的搞怪外表下,也能把其中在友情里感到的委屈情感细腻演绎出来。这样可爱且主动的求和,实在是太【有意有思】了。

圖片来自魏如萱《哎呀哎呀》封面照

製作人 Producer|黃少雍 Huang Shao Yong

詞 Lyricist:魏如萱 waa wei

曲 Composer:魏如萱 waa wei

編曲 Arrangement|黃少雍 Huang Shao Yong


本人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等内容受《著作权》法的保护,凡未经权利人明确书面授权,转载上述内容,本人有权追究侵权行为。

岑寧兒《勿念》- 明日会如何谁人可知,而我只想今日【有你在旁】

这首岑寧兒的新歌《勿念》如同在风雨中温暖的双臂,怀抱着旅人颤抖疲惫的思念之情。听岑寧兒轻声细语地在极简的吉他弦音伴奏下唱着对远方人的挂念,确实让人觉得动听到会起鸡皮疙瘩。陳蕾与岑寧兒的曲平和中带着光亮,就像是某些虽不起眼却让人无尽期待的日子般,陳詠謙的词作乍听犹如每日平常的记事,可这如同每人都甚收悉的字句也恰狠狠写进了每人心中。这一切美好的创作,最终在岑寧兒怀恋满满的歌诉中被全情演绎,不多也不少,就是这刚刚好迫切却也不得不等待的心情正是许多人的真实写照。尤其是在这疫情的笼罩下,多少人不得不长期远离爱的人,干干任由时光甩开你的恳求往看不到头的隧道一路狂冲。世事难料大家都懂,只是没人想到会有如此大不同。明日会如何谁人可知,而我只想今日【有你在旁】。

圖片来自岑寧兒《勿念》封面照

曲:陳蕾/岑寧兒

詞:陳詠謙

編:Mike Orange

唱:岑寧兒


本人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等内容受《著作权》法的保护,凡未经权利人明确书面授权,转载上述内容,本人有权追究侵权行为。

听良式有趣以《古代太空人》,纪念那个在中国文献都不曾出现的神秘【太空人】

乐团良式这首新歌《古代太空人》的歌曲主题非常有趣,定焦在古人万户。据说万户作为明朝官吏,是历史上首位尝试发射火箭升空的人,时间早到中国历史上现今还未发现关于他的记载,而为纪念他,美国航天局更将月球背面一座山以他命名。良式把歌曲名定为《古代太空人》来歌颂万户也是非常贴切,连中国文献中都未提及的人,却有这么一首歌来纪念他,实在是太有趣又酷的事情。歌曲以动感的节奏和抓耳的旋律打造出想象中万户的故事,不顾一切也要发射火箭探索太空,听众也能随着这首歌感受到那个在明朝时期的神秘【太空人】。

圖片来自良式《古代太空人》封面照

詞 / 林志祥

曲 / 羅莎莎&林志祥 &良式

編曲 / 良式 Fourmula

混音 / 馬健元


本人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等内容受《著作权》法的保护,凡未经权利人明确书面授权,转载上述内容,本人有权追究侵权行为。